【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什么罪】在交通事故中,若发生人员死亡,且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离现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那么,“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到底属于什么罪?下面将从法律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法律定义与罪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如果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即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这是对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
如果逃逸行为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那么该行为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的加重情形,而非单独的“逃逸罪”。
二、相关法律条款摘要
法律条文 | 内容概要 |
《刑法》第133条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第133条之一 |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明确指出,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依法从重处罚。 |
三、刑事责任与量刑标准
行为类型 | 刑事责任 | 量刑范围 |
一般交通肇事 | 构成交通肇事罪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交通肇事后逃逸 | 属于加重情节 |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 属于特别严重情形 |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
四、实务处理建议
1. 及时报警和救助: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迅速报警。
2. 不逃避责任:即使存在过错,也应配合调查,避免因逃逸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3. 法律咨询:如涉及复杂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结语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严重情形,不仅对受害者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法律对此类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旨在警示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尊重生命,勇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