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翻译简短40字(伯牙鼓琴翻译)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伯牙鼓琴翻译简短40字,伯牙鼓琴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这两则短小的文言文,讲的都是与中国古代艺术家有关的故事,叙事简洁,余味悠长。
2、《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本味》。
3、大意是: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4、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 “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5、”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
6、“”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7、文中,“方鼓琴”的“方”意为“刚刚”,“足”意为“值得”。
8、课文共4句话,分两个部分。
9、第一部分讲 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10、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人琴声,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
11、“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赞叹;“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
12、锺子期知其“音”,更知其“志”。
13、喜遇知音,伯牙是怎样的欣喜?故事中没有描述,而是在第二部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
14、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5、“无足”一词, 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16、文章用墨极简、但面面感很强,富有想象空间。
17、《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题跋, 讲了一件趣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
18、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 杜处土尤其珍爱。
19、他用玉做了面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20、有一天, 他摊 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21、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22、”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文中“数”读shù, 意为“计算”:“今”意为“现在”。
23、课文插图课文有两个自然段。
24、第1自然段先写杜处土对《斗牛图》的喜爱。
25、 他把《斗牛图)》当成“尤所爱”的宝贝,不惜成本把它装裱成“锦囊玉轴”,而且“常以自随”。
26、第2自然分两个部分,先叙述杜处士和牧童对话。
27、又引用古人的话“耕当同奴, 织当问婢”,说明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28、课文刻画人物神态的语言,准确生动,如,牧童的“拊掌大笑”,杜处土的“笑而然之”,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9、牧童关于两牛相斗的话,既简洁又生动。
30、课文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设计得都很巧妙,体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神情状态,有助于烘托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课文。
31、课文插图课后“资料袋”中介绍了历史上与伯牙、锺子期有关的传说及文献资料,对“知音”和“高山流水”两个词的特殊意义进行了解释,用以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伯牙鼓琴》。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