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

导读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地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杭州西湖【出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4、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5、扩展资料《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6、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7、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鉴赏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我想是不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

8、至于称西施为西子,恐怕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平仄有关系。

9、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

10、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

11、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

12、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

13、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

14、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