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碛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导读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冰碛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冰碛物的基本特征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冰碛...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冰碛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冰碛物的基本特征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冰碛物的形成与分布冰川通过挖掘、磨蚀作用,从冰床底部都可获得大量碎屑物;冰川谷地两侧斜坡,由于风化、崩塌等作用,也能使大量碎屑物进入冰川,它们分别冻结在冰川的底部、内部和表面,这些物质称为冰碛。

2、当冰川消融或前进受阻时,这些被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便直接堆积下来,称为冰碛物。

3、根据冰碛的分布位置可分为底碛、内碛、中碛、侧碛及表碛等几种类型(图7-9):图7-9 冰川中各种冰碛物的分布A—侧碛;B—底碛;C—中碛和表碛;D、E—内碛1.底碛底碛是冰川在冰床底部堆积的冰碛物,这种冰碛一般含泥质较多,胶结程度较高,砾石的磨圆度也较好。

4、2.内碛存在于冰川体内部的冰碛物,称为内碛。

5、如落入冰川表面和冰裂隙中的砾块、碎石等被冰川包裹而成为内碛。

6、3.中碛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山谷冰川相汇合,其中相邻的两道侧碛汇合后形成中碛。

7、4.侧碛分布于冰川体两侧的堆积物称为侧碛。

8、侧碛在冰川末端冰舌附近,往往与中碛相连,形成环状或弧形堆积。

9、5.表碛由于寒冻风化或块体运动等作用,直接落入冰川表面的碎屑物称表碛。

10、(二)冰碛物的物质组成冰碛物常由巨砾、角砾、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混合堆积,明显缺乏分选性,粒径相差十分悬殊,巨砾体积可以大到数百立方米。

11、冰碛物又称为冰砾土或泥砾,但其中含有大量砾石乃是它的基本特征。

12、冰碛物的岩性成分严格地受冰川发源区和流动区基岩岩性的控制。

13、若冰川流经坚硬岩石地区,如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冰碛以砾石、砂粒为主;若流经页岩或泥岩地区,则形成亚粘土。

14、其被搬运的距离越远,不稳定成分越少,而稳定的岩石成分越高。

15、研究冰碛物特别是冰碛砾石的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对研究冰川的运动方向,确定冰川运动中心甚至划分冰碛物地层具有重要意义。

16、(三)冰碛物的结构与构造由于构成冰碛物的物质粗细混杂在一起,故冰碛物不具有层理,但在冰碛物中可夹有由砾石、砂或粘土所组成的透镜体,这主要是由于冰下湖、冰面湖及冰内流水沉积的结果。

17、这种现象在大陆冰川堆积物中尤为常见。

18、冰碛物中的砾石总的来说没有经过磨圆,大多数呈棱角状。

19、由于冰碛物在搬运过程中与基岩摩擦或相邻砾石由于其运动速度的差异而相互摩擦,砾石的棱角也会磨钝;早期形成的磨圆砾石也可再受冰川搬运而混于未磨圆的冰碛砾石中,所以冰碛物中也可能存在磨圆的砾石。

20、冰碛砾石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与基岩摩擦或相互摩擦,可产生非常光滑的磨光面。

21、有些砾石有多个磨光面,称为多棱冰碛砾石。

22、在砾石的磨光面上,常见有几组交叉平行的钉头擦痕,深而细长,可与具有平行均一的构造擦痕相区别。

23、具有擦痕的冰碛砾石称为条痕石,它是冰川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24、(四)冰碛物的主要成因类型接冰碛物的堆积方式,冰碛物的主要成因类型可分为停积型、融坠型和终积型。

25、1.停积型在冰川前进的过程中,由于冰川的侵蚀作用而进入冰川底部的碎屑物质越来越多,当它们增加到超过冰川的负载能力时,这些碎屑逐渐停止前进,在冰川底床上堆积下来而形成停积型冰碛物,如底碛。

26、2.融坠型当冰川融化时,其厚度也逐渐变薄,原来夹于冰川中上部的内碛及冰裂隙中的冰碛,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冰面。

27、当冰川完全融化后,它们直接坠落在冰床上或停积在冰碛上。

28、这种通过冰川融化使碎屑物质直接坠落到冰床上的冰碛物称为融坠型冰碛物。

29、如侧碛。

30、3.终积型当冰川的补给与消融处于相对平衡时,这时冰川的末端也趋向稳定,冰川从上游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冰川末端或冰舌前缘堆积下来,形成终积型冰碛物,如终碛。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